第(2/3)页 王林赞同地点头,接口道:“政委说得对。取之于敌,更要用之于民。这丰收年景,是战士们用血汗换来的,更是老百姓和我们同心同德斗出来的。我看,这批多余的粮食和物资,正好派上大用场。” 他站起身,走到墙上那幅日渐详尽的吴起地区地图前,手指划过上面标注的一个个村庄:“新年快到了。这是咱们红军来到陕北,和老百姓一起过的第一个年!意义非凡。我们要让乡亲们切切实实地感受到,跟着红军走,不光能分到土地,还能过上好日子!这些缴获,来自敌人和土豪,就应该用在百姓身上!” 他转过身,目光扫过众人,下达了决定:“我提议,并报团党委批准:从这批缴获物资中,拨出五万斤粮食,以及部分腊肉、粉条、布匹,作为咱们红军独立团送给吴起地区所有乡亲们的‘年礼’!各营汇报上来的困难户、军烈属,要重点照顾,标准加倍!” “好!” “同意!” “就该这么办!” 在场干部纷纷叫好,神色兴奋。 王林继续部署:“这件事,由政委总负责,辎重营和各级政工干部具体执行。各营、各工作队,就按照你们汇报的区域和情况,立刻行动。东西不多,但务必保证每家每户都能分到一份,感受到咱们红军的心意。” “分送的方式要讲究,”王光道补充道,“不要搞成简单的发放救济粮。要以各营、各工作队和村苏维埃的名义,敲锣打鼓,热热闹闹地送到老乡家里去!这是喜粮,是红军和老百姓一起斗争得来的胜利果实,要送出喜庆,送出军民一家亲的热乎劲儿!” “明白!”干部们轰然应诺,摩拳擦掌,准备立刻回到自己的防区,将这份特殊的新年喜悦带给每一位乡亲。 命令很快传达下去。整个独立团和刚刚建立起来的各级苏维埃组织立刻忙碌起来。统计户数、分配物资、组织人手……一股欢快而紧张的气氛弥漫在根据地的上空。 大年三十一大早,各村的乡亲们刚打开门,就看到了令人惊喜的一幕:一队队戴着红袖章的红军战士和工作队队员,推着独轮车,挑着担子,脸上洋溢着笑容,正挨家挨户地送来年礼。队伍里还能看到本营熟悉的指挥员身影。 “张大爷,过年好!我们是二营的!这是咱们打马家军缴获的,团里让送给大家过年!您老尝尝鲜!” “李大娘,您儿子是我们一营三连的兵,这是部队给军属的优待,您收好!过个热闹年!” (三营战士)“王婶子,家里孩子多,这点粉条和布拿去做件新衣裳!我们是端了黑狼寨的三营!”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