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李善长的告老还乡,在朝廷内部掀起了不小的震动。 毕竟,这可是百官之首的丞相啊!没有了这一尊镇国柱石,朝廷还如何运转? 然而,没过几天,大臣们的顾虑便打消了。 有没有李善长,好像无所谓啊! 中书省和内阁,再加上枢机处这三大权力机构依旧是稳稳的运行,丝毫没有因为丞相的离任而产生什么波动。 到这个时候,大家才反应过来—— 吴王好像真的有点东西! 有他这一套权力架构在,朝中就不会出现谁一家独大的情况,左丞相和内阁首辅的权力几乎差不多大,而枢机大臣更是地位超然,隐隐凌驾于这俩之上。 更别说,上面还有监国吴王,还有太子,最上头,还有皇帝! 而在这套架构之中,任何一个人的离场,都不会影响其运行,缺了谁,它都能转! 逐渐的,官员们已然是接受并习惯了这一套由朱橘设计的权力架构,内阁和枢机处前面的‘临时’二字,便也若有若无了。 大明在朱皇帝的英明领导下,又平顺的度过了一个春夏。 紫禁城,讲武堂。 这是朱元璋专门为皇子们开设的军事讲堂,与大本堂一南一北,旨在提升皇子们的军事素养。 主讲老师,自然是徐达。 除了他以外,几个军事素养较高,还算有几分文化的将领也会被请来授课,比如耿炳文、沐英、李文忠等,可谓是将星云集。 今天授课的讲师,则是刘伯温。 毕竟是‘一统江山刘伯温’,作为明军昔日的军师,他可谓是能文能武,长相还十分英俊,再加上他授课的内容与别的将领不同,自然也更受皇子们的青睐。 “上次讲了地利篇,讲述了在不同环境下作战的要领。” 刘伯温不用半点教案,张口就来, “除了大平原地带以外,在其他地形,如丘陵、盆地、山地、海河之上作战时,一个合格的将领,都必须依托地形展开作战,因地制宜,排兵布阵,这是必修课。” “上节课我已经讲得差不多了,今天就不再赘述,我们今天讲天时篇。” 下方一众皇子皆是抬头挺胸,目不转睛的看着刘伯温。 其中最为认真的,还属朱棣,两只耳朵都竖了起来,那叫一个聚精会神,生怕错漏一个字。 “打仗,必须要考虑天时的巨大影响。” 刘伯温沉声道, “假若你是一个将领,在两军决战之际,你没有观测天象,就贸然发动进攻,这个时候,如果突然刮起大风,卷起沙尘,而你的军队又处在下风、逆风口,你该怎么办?” “倘若这样决战,哪怕本来有八成胜算,都会降低到五成以下!而若本来就是势均力敌的作战,那我告诉你,你必败无疑!一成胜算都没有!” “为何?因为这不光是刮风的问题,影响的更是双方的军心!” “所以说,一个良将,必须要会观察天时天象,让自己处于有利的位置,要刮风,那你排兵布阵就要要顺风口,要下雨,那你就得提前准备好雨具,并趁此雨幕发动夜袭!” “要是哪天,苍穹之下掉下来几千上万颗大石头,那你也能提前躲避,甚至是引诱敌军进入圈套之人,让敌军被陨石所砸死!这岂非是借用天之助力?” 唰唰唰。 几个皇子记着笔记,而朱橘则是笑了起来。 “这个我知道,光武帝刘秀就有过这样的神操作。” 他道, “两军对垒之际,天降陨石,把敌军砸了个落花流水,刘秀不战而胜!” “这在后世看来,刘秀属于是天命所归,上天都帮他!” 刘伯温点了点头。 “是有这么一回事儿,至于是不是天命,我不清楚。” “只不过,我可以告诉你的是,天降陨石这种事情,是可以通过天象提前测算的,所以相对于天命说,我更倾向于光武帝是个精通天象的人,所以故意选在那个位置与敌军对垒,这就叫借助天时。” “当然,这种情况非常罕见,不可作为战争的常例,但刮风下雨是常有的事儿,而无论是陆路作战,还是水路作战,这两项对于战争的影响都很大!” “故而,为将者,不可不察也!” 正在他授课之时。 窗外。朱元璋看着讲武堂内的一众皇子,还有滔滔不绝的刘伯温,也是笑着点了点头。 “这刘伯温,当个讲师还是不错的。” 朱标亦是一笑。 “像刘师傅这样能干又能说的人,的确是不可多得的人才。” 他应道, “刘师傅的课,我也经常会来听,他讲的非常细致,又往往讲究技巧,教给了我们很多方法,搞得我们都有点跃跃欲试,想亲自试一试了!” 朱元璋哈哈一笑。 “你就算了!听听就得了!” 老朱道, “回头让你的弟弟们去实践实践就是了!” “身为太子,知兵是应该的,但不用上战场,要上战场的,是这帮小子!” 许是因为他说话的声音稍稍大了一些,众皇子的目光皆是转了过来,看向了朱元璋。 “参见父皇!” “参见陛下。” 众皇子以及刘伯温纷纷行礼。 “免礼免礼!” 朱元璋大手一挥,笑道, “都坐好,继续听师傅讲解!” “顺带着,咱也听听!你们都上了半年多的课了,咱都没来旁听过,今日得空,就听一听。” “不用管咱,你们继续!” 说着,他便和朱标一起走进了讲武堂内,在后排坐下。 朱元璋这一来,众人皆是有些拘谨,上课的氛围也没方才那般轻松了。 也就只有朱橘,一向来都不惧老朱的威势,此刻依旧是该干嘛就干嘛,托着腮转着笔,一副吊儿郎当的模样。 “咳……那好,那咱们就继续说这个天时。” 刘伯温抖擞精神,干咳了一声清了清嗓子,继续道, “今天主要说风,许多战法都需要借助到风的威力,譬如说历史上鼎鼎有名的火攻。” “火攻战法,必须顺风,风助火势,火借风威!” 正此时,一阵脚步声传来。 只见沐英脸色有些凝重,快步走到了朱元璋的面前,沉声道: “陛下,北疆斥候来报。” “王保保在和林一带,组织大规模的练兵,声势浩大,粗略估算,有十万之众!” “元嗣君野心勃勃,此番练兵,似乎是想掀起战争,重返大都。” 朱元璋眉头一皱。 众皇子也都将目光转了过来。 “重返大都?他做什么春秋大梦!” 老朱冷声道, “北元这帮丧家之犬,有这个实力吗?” “真是笑话!” 沐英点了点头。 “眼下或许还没有这个实力,但根据斥候的观察,北元军队的军容军貌明显要比去年更加整肃了。” 他道, “王保保是个名将,如今他当上了丞相,在北元朝廷里再无掣肘,军队全都统一在他的手里。” “去年对于我们来说是丰年,而对于北元来说,同样也是得到了半年的喘息机会。” “再加上今年这半年,他们内部整合之后,总共得到了一年的喘息时间!如今拥兵十万,又有名将坐镇……不容小觑啊!” 这一番话语,听得朱元璋神色一沉。 “王保保,的确是个奇男子,咱认为他的能力,不下于常遇春。” 老朱沉声道, “若是在大明,他的能耐绝对不会比徐达低!只可惜,咱屡次诚恳招降于他,他都不肯归附,还害得咱损失了好几个使者。” “此奸雄也!不可不防范啊!” 十万大军,又有名将执掌,对大明边境虎视眈眈! 饶是朱元璋,此刻也有点不淡定了。 “父皇!” 朱棣忽的出言道, “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酣睡?我们好不容易把元人赶了出去,绝对不能再让他们染指中原!” “以儿臣之见,应该出兵,将其歼灭!否则王保保坐大,将来北方又有一强敌,我大明又将陷入危机!尤其是我们的朝廷还在应天,离北方遥远,若王保保发动突袭,大军骤然南下,北方必然危急!” 他本就有军事才能,如今上了大半年的课,已然是有了几分武将的气质。 “老四说得对!” 朱棡亦是道, “不能眼睁睁的看着王保保坐大!尤其是他们元人,生孩子还快!” “再过几年,估计都有二十万了!我大明的常备军力,也不过三四十万,若是等他们把力量蓄养起来,到时候怕是压制不住了!” “儿臣的意见也是出兵!趁他还不够强大,倾尽力量将其歼灭!永绝后患!就像当年秦国举全国之力灭楚一样!反正我们有徐大将军,有他在,必胜!” 俩兄弟意见一致,且神情之中,都带着几分跃跃欲试。 “父皇,儿臣不才,若起战事,儿臣愿随军参战,灭杀胡虏!” “父皇,儿臣也愿往!” 学了这么久军事课,他们都觉得自己是宝剑,都想去战场上试一试剑锋呢! “闭嘴!” 朱元璋呵斥道, “你们两个小娃娃,学了这么点浅显的东西,就觉得自己牛了?想去战场上试试了?” “荒谬!战场是极其残酷的!你们连一只鸡都没杀过,还随军参战?到时候别吓尿裤子,成了累赘还要战友照顾!” 听到这话,朱棣顿时不服气了。 “父皇,儿臣是没有杀过鸡,但不是因为不敢,而是没机会!”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