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迩因虏寇犯边毒害生灵,皇帝恐祸连宗社不得已躬率六师往正其罪,不意被留虏庭。 尚念臣民不可无主,兹于,皇庶子三人之中选其贤而长者,正位东宫。 皇长子朱见深,天资粹美,恪遵皇太后慈命,载稽典礼。 授朱见深以册宝,立为皇太子,正位东宫。 以重万年之统,以系四海之心。 传播天下,咸使闻之,钦此!” 金英甩了一下牛服的袖子,拿出一卷圣旨,高声呼喝。 孙太后害怕儿子回不来,大宝旁落,赶紧立长孙朱见深为东宫太子。 这样一来,如果儿子回不来,就让孙子继位。 这殿内一片寂静,所有人都沉默不语。 皇长子朱见深太小了,立他为太子有什么用? 他是能监国还是能退敌! 这诏书不可能是皇上下的,边关回来的锦衣卫千户梁贵只带回书信,并没带回圣旨。 如此一来,下这诏书的人,不言而喻。 金英收了圣旨,半天没等来回应,顿感压力。 孙太后也是眉头紧皱,哀家也是为了朝廷着想啊,你们怎么都不出声。 “启禀太后,臣推荐翰林修撰商辂、彭时直内阁办事!” 就在孙太后等得不耐烦的时候,陈循突然出列上奏,推荐商辂、彭时进入内阁。 “臣附议!” 陈循话罢高谷紧跟着附和,这事他们找过孙太后,但孙太后不答应。 现在孙太后欲立皇子长子朱见深为太子,正好是讨价还价的时候。 立皇太子并非孙太后简单下旨就行,写诏书并且颁行下去,旨意要能下发成功,还得有阁臣配合。 内阁不配合,立皇长子朱见深为太子的圣旨就发不下去。 众大臣懵逼,人家太后是让我们领旨,陈循和高谷竟然推荐商辂和彭时入阁。 但转瞬一想就明白了,陈循和高谷是在跟太后谈价。 孙太后脸色更加难看,陈循和高谷不仅不接旨,反而跟她讨起来了。 “准!” 很快,孙太后就想明白了。 只要自己让商辂和彭时入阁,那陈循和高谷就会接旨,立朱见深为太子的圣旨就可以顺利发下去。 “臣,遵旨!” “臣,遵旨!” 陈循和高谷见太后答应了立马伏地领旨,这场交易顺利完成。 “臣,遵旨!” 胡濙赶紧跟上,躬身领旨。 “臣,遵旨!” 王直见胡濙领旨了跟着领旨。 “臣,遵旨!” 紧随其后是徐有贞,他刚才惹太后不开心,这时候正是挽回自己在太后心中形象的好时候。 “臣,遵旨!”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