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大宗伯,王尚书,殿下都给台阶了,为何首辅和于大人他们还不下?” 金濂对陈循和于谦等人最后的表现不理解,郕王最后问他们是给他们机会,给他们台阶下。 “因为吴太妃!殿下是个非常孝顺的人,宫里发生了那么大的事情,殿下担心太妃的安危。 首辅他们以为殿下会第一时间进宫看太妃,只要殿下挂念太妃,就会同意他们的要求。 但太妃的情况,老夫在淮安时已经告诉殿下了。 而且,老夫向殿下说完情况后,殿下就提到了兄终弟及。 当老夫出现在淮安郕王府,说明情况后殿下跟老夫出发进京起,殿下就已经是皇帝了。 至于殿下和我等都没改口,那是因为中间还有登基大典。 只要进行了登基大典,所有人都要改口了。 首辅和于谦占着北京守卫战的功劳,想给殿下一个下马威。 只可惜,打错了算盘。 而且,当初是殿下向皇上推荐的于谦。” 王直回答了金濂的问题,他觉得殿下比皇上更难搞。 “最近一段时间,低调行事吧。” 胡濙觉得郕王不会轻易放过陈循和于谦等人,光宫里五个大人物的死就是一个难题了。 郕王说怀疑是陈循等人害死了皇上和太后、太子、枣阳王和二皇子。 一旦消息传开,陈循和于谦等人就要背上造反的罪名。 你说你没有造反,那皇上、太后、太子、枣阳王和二皇子为什么在短时间内先后死了? 为什么隐瞒消息? 陈循和于谦等人想要自证清白只有公开进行尸检,但如此又会冒犯皇上、太后、太子和皇子的尸骨。 怎么做都有罪。 另一边,跟在陈懋身后的武将也提出了同样的问题。 陈懋也做了与王直差不多的回答。 “侯爷,咱们为什么要站出支持殿下走大明门?” 他们还是不理解陈懋为何会站出来支持郕王走大明门。 现在的大明朝堂,武将已经没有存在感了,而且靖远伯王冀和镇远候顾兴祖及石亨都反对了。 “殿下要坐稳皇位,除了文臣的支持之外还需要武将的支持。 殿下只有掌握兵权才能说话硬气。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