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这两个月来却是洪某有生以来最为快活地日子!”洪皓举杯叹道:“上京城中度日如年常谓此生不得返江南真正回了江南却处处杀机反不如上京安稳。祸福难料往往如此。反是在这晋城中身安乐处即心安乐处无牵无挂为杨大人分忧。乐如何之大人不须谢老夫反是老夫要谢大人!” 杨再兴呵呵大笑:“先生既然如此杨某不妨再为先生多事眼下家中犬子志远方才不足三岁却已经认得数十字比某家少时强得多了。开年后若得便时。倒要请先生受此子一拜以免杨某之过矣。” 洪皓笑道:“东家要聘西席老夫岂有不从之理?只怕大人舍不得公子在老夫手中受苦却莫怪罪!” 二人哄然大笑遂举杯共饮杨再兴才道:“今日请先生来确实 事不知先生有何妙策。” 洪皓道:“大人且分说老夫参详参详。” — 杨再兴道:“晋城商号满天下往来之利颇厚。却几无晋城所产之物除却江南诸路及朝廷所需精铁每年可致七十万此外别无一物可供交易。某家有心多造些货物却不知从哪里下手先生可有以教我?” 洪皓闻言一怔。愕然道:“大人昔时以神枪闻名天下如今以商号富比陶朱怎么会向老夫请教起这个来若论经史典籍老夫略知一二若论货殖之道怕当今天下大人排第二。没有人排得第一吧?” 杨再兴笑道:“先生错了某家正要先生指教:大宋朝税赋中哪些项最重、最多?” 洪皓沉吟道:“这个么老夫倒也晓得些许。朝廷一向管束最严者不过铜铁、盐、茶、丝、酒诸项若论赋税么倒是以盐、酒最著莫非大人——?” 杨再兴笑道:“除此二者之外倒是以丝绸为多但晋城地少不能展蚕桑盐却是解州所产池盐为主南北均有海盐也无甚大利。倒是这余下一项——” 二人同时举目注视杯中酒。 “大人地意思莫非要酿酒?此中有何利哉?晋城余粮每年不过万石便是今冬过后小麦大熟料来年余也不过两万石能够酿得多少酒?且南北皆能酿酒何必买晋城酒喝?”洪皓不解地问道。 “不须太多一万石足矣!”杨再兴决然道:“某家颇知酿酒之法与《齐民要术》中所载大不相同若酿之得法万石粮食可得美酒三十万斤且江南河北所酿无处可比晋城美酒!” 洪皓将信将疑却密密着人安排开春酿酒诸事去了。过年之前晋城中来了两名生客却被罗彦迎入泽州府衙中进门便大叫:“大哥看看谁来了!” 杨再兴一愕也放声大笑:“好!好!好!快去叫高林和王兰来!”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