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姚胸口一热却是左右为难半晌才道:“大哥所托之事便是当山火海姚某也皱一下眉只是家中老母乏人奉养妻小又贫弱不能自奉只怕是?” 杨再兴慨然道:“既然要偏劳姚兄弟岂可让兄弟难以为家?实不相瞒建州分号已经前往兄弟家中迎兄弟家小来此大约半月内总该到晋城了此后与为兄共享福贵共创大业莫要令为兄失望!” 姚膝下一软就此跪了下去拱手道:“大哥待姚某如此但有何差遣只管吩咐便是!” 杨再兴连忙扶起拍去他膝上灰尘:“自家兄弟如此便见外了为兄因屡次差兄弟寻找棉种与纺工眼下已经在榷场中新建‘晋城棉坊’所费总不下万却须一名得力主事。江南缎坊有李德兄弟在那边厢主持眼下已经是江南第一大缎坊李兄弟眼下月入万有余若得姚兄弟肯屈就时此间棉坊便要交给兄弟打理却莫辞辛劳!酬劳也必从优。” 姚张口结舌若非杨再兴拦住几乎软倒在地。与李德不同的是姚没有带资本入股杨再兴只是在例钱之外给了一成地干股给他便当请了一个经理人罢了但杨再兴对这桩生意却极有信心料到此后十余年间必有极高成长姚眼下收当逊于李德远甚以后却也难说得很。 当下姚走马上任带黎人一道监督新织机制作太行有的是木料晋城中便贮藏了不少现成的干木料不出月余便一切就绪房舍虽然还未完全建成但榷场中有的是空房舍黎人与夏人工匠纷纷出手带了数十位宋人徒弟不断将五万余斤棉花纺成线再织成布料。晋城中自然有现成裁缝一件件纯棉秋装、冬装从晋城产出很快布满泽州、潞州各城中。杨再兴只是指示缝制了一批夹绵花的祅子入冬时此物可以抵得皮裘御寒却远不及皮裘所费之贵眼下才入秋却是暂时用不上杨再兴遂下令贮入库中以备使用。 今年的棉花产量有限入冬前棉衣虽纺了两万余件出来却只能少量满足晋城与潞州需求江南河北并未得到流通但除却军用部分以外少量的面向民间销售仍然让姚获得了万余毛收入差不多可以一次性将建设棉坊与前期投入的银钱全部找回来而数百斤棉种和上万亩预留用地才让姚真正地看到了棉纺行业地前景虽然自然第一年只赚得数百却已经看到了追赶李德地可能性。 此时李德生意大好入秋以后为满足从泉州、福州赶过来的海商不仅出尽了库中存货甚至以高出市价两成的高价大量收购秋茧同时也通过各州县分号大量收购生丝江南地面上丝绸价格已经为此被带动提高了一成半! 王兰于此时得到杨再兴自晋城地书函阅罢便找来李德:“大哥来书要咱们前往岭南泉州一带设分厂并于琼州设分号此间事务便托予李兄某家明日便要动身了!”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