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进了绍兴十五年三月泽、潞二州自然一切以农事为重处处繁忙岳雷在潞州府任务更加繁重些毕竟宋民流散太广要一一收拢颇为不易而麾下军兵不仅要负责守御还须下地耕种杨再兴却没有这些烦恼军中之事和农事交给了高林和洪皓自己却着力于开展与大夏和克烈部的贸易。三月初时第二批克烈部骏马抵达晋城军中积年老骑兵们纷纷前来争抢虽然高林早早就已经与诸将校商议得妥了乘劣马的优先汰旧换新但每一批一千余匹骏马中总有数十匹特别强悍的才是众军地最爱是以抢马地军卒们一点也不下于打一场大战一边要在千余匹马中选出自己中意的马儿来另一边还得防备平时的好兄弟们抢先下了手是以紧张。 杨再兴却乐得呵呵大笑这批马与上一批差不多虽然经冬掉了些却仍然比原来地岳家军中战马平均水准要高蒙古人的马果然比西夏的马好一些若是与眼下大宋朝从大理、吐蕃交易得来的马比较起来更是一个天上一个地下。 “杨大人”洪皓也在一旁大乐:“此等马到江南去大人可晓得是什么身价么?” 杨再兴摇摇头虽然他在岳家军中时就有所知晓大宋一旦不能从大夏和金国买到马便须以高价从大理、吐蕃买马那边的番邦却不肯收银钱与蒙古克烈部一样也是只肯收茶、丝等物但具体价格却是不知。 “早年间大宋未败时与各国交易都以三十斤茶易一马南渡后失却主要的买马榷场。夏国地马便入不得大宋自靖康年后便只得向大理、吐蕃买马初时还以茶**十斤易一马眼下已经增至二百斤茶易一马此为大宋之隐忧。然北方却反之:茶贵马贱 将军才能以二十斤茶易如此好马若是这等骏马到了是四五百斤茶易一匹矣!”洪皓历数南北马匹交易的利敝所在。杨再兴听得心下大动。 “先生说得的。如此这般。若我等以马匹南下换茶再北上换马岂不两处得利?”杨再兴问道。 洪皓捋须大笑:“大人欺我莫说抗金大计只看这眼前军士哪个肯让你将这等马匹送往江南?” 杨再兴默然:虽然此中必有巨利但眼下晋城军中实实缺一支强大的骑军。加上这两批共两千匹马晋城中可用来训练骑军的战马已经达到近七千之数但真要上得阵去能够冲锋陷阵的却不足四千这还不算逐渐的伤损淘汰若要与大金国开战大军能够一日数百里席卷河北少不了两万匹好马。加上驮辎重的劣马。晋城若不足四万匹马却哪里能够快荡平河北地面?按眼下度每月增加近千匹马。也须两年以后才能够有所作为若是再向江南输出马匹必将大大影响晋城军建设! 随后三百余匹劣马驮上重重地铁鞍再驮上茶叶沿旧路返回大夏再前往黑山威福军与我彦在彼处交易。这等交易进行到第三遭时一切已经纯熟任得敬只是牢牢控制住自己应得地每月一万斤精铁其余地事都任由杨再兴安排毫不干涉大夏本来也有禁令不许往蒙古诸部输出铜铁岂知杨再兴输往蒙古的精铁也藏在了马鞍中大摇大摆地通过大夏国境。三百匹马每匹马背上藏了三十余斤精铁每月也是万斤之数恰解了克烈部的燃眉之急。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