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章 神仙之争(上)-《神利仙权》
第(2/3)页
这就要说起神仙地域之争了,天庭规定,神不管仙境。仙不管神境,神仙们各自划订地盘开设门派道场、寺院庙宇,互不管辖,各安其位,各行其是。
仙家门派在各山开宗立派建立道场,这些山头就不允许再有什么山神建庙了,各级城隍司也再管不着了,这些门派只受天庭的四大仙官直接管束制约。
而在建有各级城隍庙的地方,仙人们也要老老实实遵守天规,不得乱伤无辜,否则,将要按照天规受城隍司惩处,城隍司对这些仙人是有管辖权的。
这规定本倒是不错,可随着时间推移,仙家大派的仙人越来越多,到处开枝散叶,山门道场也越建越多。多少山神土地被迫搬离,常此以往,这天下不全都是仙人的地盘了?
天庭后来就下了个补充规定,即日起,已有的门派道场不算,各大门派不得再开分支,再建道场,收徒人数资质也要限制,即使要新立门派也要受当地城隍司管辖治理,不再享有过去的特权了,才总算是把这股势头刹住了。
如今杜广之找上了门,说这贵山本叫白石山,是数百年前白石老人的道场所在,他做为白石老人的隔代弟子,如今白石一派的掌门人,要求贵山县城隍司遵守天规,撤出白石山。
贵山城隍司自然不肯答应,那白石山数百年前是白石老人的道场所在的确不假,可那白石老人早已陨落,子弟门徒被仇家满门抄斩,早已传承断绝,道统不存。因此,贵山城隍司,也就是当时的白石山城隍司才在百年后奏报上级,占据此山。
当然那杜广之也拿出来一些白石老人当年的随身器物,修炼典籍等等,但这些东西也不足以说明他就是白石派的遗存弟子,谁知道是从哪儿淘换来的,跑这蒙事来了。
双方屡次谈判,各不相让,那杜广之终于恼羞成怒,竟然直接去与贵山山神王子美斗法,将他直接驱逐出贵山。天庭以下神分九品,仙也分为金丹、元婴、化神、天仙、真仙与其相对应,王子美不过一个九品神祇,怎是那元婴仙人杜广之的对手,不等交手便落荒而逃,回转城隍司哭述。
县城隍听了王子美说的斗法经过,估计自己也不是杜广之的对手,便向上级发文,请求支援,不想却如石沉大海,再无声息。贵山城隍也恼了,几次发文连连追问,甚至连天庭主管仙家门派的四大仙官那里都呈文申述,结果最后省城隍竟下文,要他们自行解决,完全放手不管。
贵山城隍旁敲侧击、迂回打探方知,敢情这杜广之虽然不是白石派弟子,却另有高人传承,上级不敢得罪那高人,又不忿他强占贵山,因此才拖着不办,只把贵山城隍司推出来与杜广之相抗衡。
打也打不过,惹也惹不起,这贵山就活生生地被杜广之讹占了,甚至不准贵山各神驾云而过,说天庭明文规定,神仙过境要借路而行,未得许可只能步行。
不过那杜广之也知道自己名不正言不顺,倒也不敢大张旗鼓建道场开山门,山上已有的居民住户,酒肆作坊等也不禁止干涉,只默默找了白石派的洞府修炼,山上居民竟完全不知杜广之的存在。
贵山城隍司见他也没有收徒建派,这山头所有权还算在自己手里,也只好糊涂了事由他去了。
王子美无处可去,只得暂在城隍身边做个灵鬼都可当的执事,后来山神庙又被杜广之暗中鼓动无知村民拆毁,却是再也无法回去做山神了,升迁也不是那么便利,只有城隍高升,他这作属吏的才有可能跟着水涨船高。
王子美口才极好,说起这段惨事也是情真意切,眼含热泪。
徐辉也不知这王子美是否存着试探之意,但也装着义愤填膺的样子,恨恨不平道:“这仙家门派也太霸道了,一个小小的杂碎元婴,也敢如此放肆。”
听闻徐辉此语,王子美也是一惊,“小小”的元婴?还杂碎?这徐辉口气还真大,看来真是来头不小。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