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二章 渎神之罪-《神利仙权》
第(3/3)页
其实徐辉对这种法子是否能当面瞒过众神也没有把握,更不知孙叔寿是否能理解自己真意,心下也一直惴惴不安,后来见孙叔寿不再寻死,而众神也没什么异样表现,只是在讨论歌词旋律,这才长出一口大气,放下心来。
孙叔寿渎神之事成为了安西省最近最火爆的话题,一时之间街知巷闻,议论者众。
尽管有不少人早就巴不得孙叔寿大大的折个跟头,而因此幸灾乐祸的,但更多人却觉得孙叔寿受了神赏,大发横财,如今亵渎山神却不受神罚,这孙家与山神爷的交情可见一斑,自然对孙叔寿乃至孙记车马行要高看一眼。甚至当孙叔寿到省城视察生意时,省城的各界名流也开始给孙叔寿下帖子,邀他赴宴讲讲山神爷的神迹。
当然,也有个别正直的读书人认为,孙叔寿此举分明是与不法神棍串通一气、哗众取宠,利用广大人民群众愚昧落后的迷信心理,以达某种不可告人之目的。
不过在看到就连读书人的领袖、本省学正、二品大员王如玄都下了帖子邀孙叔寿这等不相干的武夫赴了一回宴会之后,这些正义感颇强的读书人还是愤愤不平地闭上了嘴巴。
老百姓愚昧就先愚昧去吧,毕竟愚昧是人家的,前途那可是自己的不是?得罪了神仙都不一定能挨神罚,但要是得罪了一省学正,那可比五雷轰顶差不到哪儿去。
孙叔寿在省城盘桓数日,大小宴会赶场无数,专讲童山山神的各类神迹,俨然成了童山山神在阳世的代言人,而且每次宣讲神迹,都不乏在座旁人提出佐证,比如林恭锡的官升了,何府小姐的病愈了,张家大太太有喜了等等等等。
甚至连之前的马贼大案都给扯上了关系,说那些商户就是因为没有去过童山拜祭才有此一劫,要不怎么就孙叔寿连跑好几趟屁事没有,其他人却死于非命。孙叔寿也知道这纯属牵强附会,胡乱联系,但也不好反驳,只得唯唯称是。
当然,大家也都好奇他到底是怎么渎的神,孙叔寿也不避讳,将实情说了一遍,只是隐去他能与徐辉沟通的事情,只说自己小病了一场,才醒悟是山神爷给了自己一番警告。这样大家也才知道,敢情山神爷不管姻缘之事。
也是,姻缘之事那是月下老人分管的,省城郊外好像不就有一座月老祠么。不过从此之后,各大庙宇寺院前的怀春少女、多情少男也都大幅削减,而月老祠香火却日益旺盛,还给徐辉惹来一场祸事,这是后话暂且不提。
不过大家既然知道了孙叔寿婚姻未成。自然一个个的都拍了胸脯,神仙不管我们管,争着给他做媒。以至于后来孙叔寿出门赴宴,身上都要带上不少写着自己生辰八字的小纸条,动不动就会有人要去一张。
梁园虽好,却非久恋之地。尽管很多人劝孙叔寿,既然在省城都开了分号,索性把家搬到省城算了。省城交通便利,贤者云集,比那偏僻闭塞的贵山小县,何止强上百倍。但孙叔寿仍婉谢了众人好意,回到了贵山。
尽管省城里多少名流显贵,士绅贤达都要给自己保个大媒,可孙叔寿非常清醒,自己到底什么身份,也没想着什么攀高枝、登龙术之类的不切实际的幻想。
因此上只在贵山县城里,由孙叔寿表舅给介绍了个油盐店掌柜之女。
那掌柜的本也是读书人出身,与孙叔寿表舅是一起考劣等、吃板子的同年秀才,勉强算得上是书香门第,据说也是才貌俱佳,不肖乃父,因此,双方也是相看满意,皆大欢喜,下聘约定一年后迎娶过门。
而那大名鼎鼎的童山神徐辉,此刻却正在临和府城隍司的文书房内,躬身垂首,听着陈振生的训话。
“撤销处分?凭什么?如此朝令夕改,岂不有伤我城隍司神威?再说我不过就是一个小小执事罢了,这些事情我说了也不算,你还得找府尊老爷才行。”
陈振生脸上略带嘲笑意味,盯着堂下的徐辉微微摇头冷笑道。
徐辉万没想到这陈振生竟然收了钱不认帐,恨得咬牙启齿,一时气结。
;
第(3/3)页